一個人免費視頻在線觀看 -- 正文
蘇軾《歸安丘園帖》欣賞
蘇軾《歸安丘園帖》,信札一則,又名《致于厚宮使正議尺牘》,紙本行書,縱25.6cm,橫31.1cm。凡十行,計90字,書于元祐元年(1086)。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蘇軾作為宋代“尚意”書法的倡導者,他的書學思想不僅對當時書法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后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宋“尚意”是清人梁巘對宋代書風特點做出的簡要評價,而宋代這種“尚意”的書風也基本上是在蘇軾的書學思想之上建構起來的。
蘇軾在書論中說到“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他把書法看作是書家“本性”、“本心”的自然流露,在說完“書初無意于佳乃佳爾”之后,他又意味深長的說到“草書雖是積學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書,此語非是。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時亦有意于學,此弊之極,遂至于周越仲翼,無足怪者?!?/p>
蘇軾還曾說道:“夫神者將遺其心,而況于身乎!身忘而后神存,心不遺則身不忘,身不忘則神忘。故神與身,非兩存也,必有一忘?!彼赋鲋挥邢葦[脫內心束縛,才能夠進入到無意識的書寫狀態當中,然后才能夠到達“得其神”的境界。事實上“無意于佳”的書寫狀態也就是“遺其心”的過程,顯然應該是蘇軾自己在日常書寫中逐漸總結出并堅持的一種理想的書寫狀態。
posted @ 21-10-08 05:12  作者:admin  閱讀量: